- 赵振华;
本文界定了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基本内涵,简要回顾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从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体系、确保市场经济有序平稳运行、实现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深入人心等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期实现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等方面论证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我国当前在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基本思路,需要完善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等。
2025年03期 v.20 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裴长洪;倪江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创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一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是对天下大同、民为邦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制度,创造了经济制度领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完善要以中华文明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其走向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2025年03期 v.20 2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 干春晖;贾文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形势、新时期下的新要求、新举措。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脉络、内涵特征以及战略路径,为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科学化。通过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历史脉络,本文概述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协调性、市场化体系改革的标准性、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完备性、高水平内外开放的广泛性四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统筹财税金融改革、深化对外开放、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共同构成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战略路径。
2025年03期 v.20 5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1K] - 邓永波;李玉举;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经历了三个标志性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下的“综合平衡”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期的宏观调控阶段,以及新时代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形成发展阶段。通过持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其核心特征体现为多维动态的目标管理体系、协同联动的政策工具体系以及植根国情的制度保障体系。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与内外风险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以数字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年03期 v.20 8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