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志雄;肖卫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突出表现为农业产量产值取得巨大进步,农林牧渔业全面繁荣、协调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巨大飞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健全;农业发展新动能基本形成;农业对外开放成就跃居世界前列;农村居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支持保护政策、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等是中国农业发展70年的基本经验。进入新时代,未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质量兴农战略,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努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深入推进农业资本化运作;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9年01期 v.14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4K] - 朱彤;
由于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差异,我国能源工业中的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的阶段划分与当前所处阶段不完全相同。目前,煤炭工业进入产量稳中有降和清洁利用结构优化期,石油工业处于产量停滞的瓶颈期,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都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能源管理体制也伴随着能源工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部门管理到综合管理尝试,从政监分离到政监合一的变化,在特定时期促进或抑制能源工业高效发展。但无论如何,经历七十年的曲折发展,我国能源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供应能力显著增强,能源工业技术能力与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改善,成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领先者之一。展望未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应高度重视短期内以化石能源内部结构优化为主的能源转型策略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不利影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使能源转型成为改善我国能源安全的助推器,而非恶化能源安全的加速器。
2019年01期 v.14 3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4K] - 杨志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就开始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制度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制度因应时代需要,作了相应的调整。财政平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重要意义,财政平衡与信贷平衡、物资平衡所构成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体现。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大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中国财政最初主要是放权让利,形成了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制度。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之后,财政制度改革进入快轨道,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制度作相应改革,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此,中国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对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作了积极探索。
2019年01期 v.14 6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4K] - 张车伟;赵文;
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让经济增长更好地惠及国民,一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课题。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分配关系主要是国家、国营企业、职工、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国营企业、职工之间的关系演变为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的关系演变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的分配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演变为城镇原住居民和外来人口之间的分配关系。而工资制度改革始终贯穿三类分配关系。目前,历史所积累的和市场固有的收入分配矛盾不断化解,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了起来,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逐步扩大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经济健康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负面因素,"先富带动后富"的机制还不健全,力度还不够大。其中,功能性分配格局失衡是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和源头,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整体偏低。未来,需要在初次分配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各类要素取得相应回报,并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9年01期 v.14 9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4K] -
<正>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is a peer-reviewed Quarterly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ed since 1980 by th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Press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t is the foremost
2019年01期 v.14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正>时间:2019年1月21日-2019年1月25日(5天)地点: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院,国谊宾馆商务写字楼2层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国工业经济学会讲师:沈可挺博士资深CGE模型研究专家、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加拿大量化技术研究机构QuantLab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量化策略师,曾任加拿大西安大略
2019年01期 v.14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
<正>《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是全国产业经济、企业管理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本刊大16开本,160页整,整个设计简洁、大气、厚重。创刊以来,《中国工业经济》本着"理论顶天,实践立地"的理念刊发论文,选题具有前瞻性,内容具有原创性,论证具有严谨性,结论具有实用性,其最大特色是:①思想和方法融为一体。本刊坚决抵制
2019年01期 v.14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9K] <正>Supported by Chinese Fund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and is forcefully changing the global economic pattern.It seems that the world was ill-prepared for such dramatic changes in China. This has made it even more necessary for China to understand itself and to deepen its knowledge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urn, the
2019年01期 v.14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