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镭;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发展事业面临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共同发展指明方向。全球发展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提出全球发展倡议顺应人类历史发展大势,超越霸权稳定论局限、打破“搭便车”魔咒禁锢、秉持正确义利观,在对国际公共产品的理论认知上实现突破与创新。全球发展倡议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绿色与创新基本原则,既应对紧迫挑战,又注重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支撑条件,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系统性、整体性方案。通过国际合作多种路径推进实施,全球发展倡议必将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增添全球发展动力,为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04期 v.17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4K] - 张其仔;叶振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巩固和完善时期,中国始终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奠定了有利的区域基础,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虽然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区域基础,但为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仍需通过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区域基础,重点包括:加强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内外循环,进一步提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中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优化产业链布局,协同推进区域间产业链升级与社会升级。
2022年04期 v.17 2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4K] - 魏后凯;崔凯;王瑜;
乡村振兴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手段和发展路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逐步实现城乡共富和乡村共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共同富裕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要瞄准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长期目标,加快推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中期目标,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战略路径选择上,要从内生增长和成果共享两个方面着力,既要激发乡村内生活力,释放乡村增长潜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整体富裕,又要完善共享机制,促进先富带动后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农民生活共富,走内生型乡村振兴与共享发展之路。在具体推进策略上,要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建立差别化的支持策略,合理确定政策供给的优先序,实施分区推进与分类推进并举,探索创新多元化的乡村共富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2022年04期 v.17 5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4K] - 冷志明;丁建军;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实践和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本文在长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上,从精准脱贫的历程、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三个方面立体式解读了十八洞村案例。精准扶贫以来,十八洞村的精神风貌、生活状态、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精准扶贫方略引领下精准发掘内生动力、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制定扶贫方案、精准发展扶贫产业、精准凝聚社会合力等系列举措。进一步地,本文认为十八洞村成功摆脱贫困的经验虽有“五个结合”等多种总结,但背后更普适性规律则是通过基层组织重建、市场要素重塑、社会秩序重构,在贫困乡村创建和完善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机社会发挥作用的前提和条件,充分发挥三者的协同效应,助推贫困乡村走出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的“三重失灵”困境,走上现代乡村治理和发展之路。
2022年04期 v.17 7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