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人

  • 数字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曲永义;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向产业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其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新兴业态的加速涌现,其核心衡量维度包括产业竞争力、产业创新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产业安全性等。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包括生产要素赋能机制、交易成本降低机制、产业组织变革机制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等多重机制,具体包括数字要素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数字开放式创新系统、用户创新成为产业跨界融合创新的新常态,产业平台组织下的跨产业链融合,以及跨生态位协同的产业生态链群成为产业链价值共创的新产业组织,数字产业链高度柔性化提高产业链韧性与抗风险能力等。我国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取得显著成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产业分工形态,产业攀登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效应明显;但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人,产业组织数字化适应性不足,以及部分产业内部发展协同力度不够、产业链共生发展的数字生态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未来深化推动数字经济驱动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瞄准数字经济创新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强化数据要素集聚以及构筑数字人才支撑等多重领域共同发力。

    2022年06期 v.17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数字技术赋能中国服务业成长: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

    夏杰长;熊琪颜;

    数字技术作为数字赋能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工具和载体,近年来同服务业密切融合,使得产业内出现工业互联网平台、新零售、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中国服务业向提质扩容和转型升级的目标迈进,推动服务业成长,具体表现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增进民生福祉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五个方面。目前我国服务业数字化仍存在数字化发展程度不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要素支撑能力较弱、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增强等问题,未来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强化要素支撑和加强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予以完善。

    2022年06期 v.17 2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 数字化消费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刘勇;杨慧鹏;

    数字化消费是指由产品和服务搭载的数字内涵和数字特性所引致的消费,具有数字技术基础配置依赖性强、需求易于精准把控、新业态新模式适应性和灵活性强、消费体验反馈速度快且修正时效短、市场潜力大等特征。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双重驱动下,我国数字化消费快速增长、数字化赋能传统消费领域、数字内容消费不断拓展与延伸、下沉市场数字化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呈现出消费主体数量大范围广、新型消费业态细化、消费服务深化、基础配置逐渐完善等态势。数字化消费不断呈现的大规模突破和拓展,形成越来越有力的需求牵引,驱动产品和服务创新,驱动企业内部流程及工艺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决策模式转变,带动产业链升级与重构,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最终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和企业运行效率,实现制造业发展在质量、效率和动力等方向上的根本变革。但是,面对数字化消费的迅猛发展和强力牵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着若干问题与挑战的抑制和束缚,应进一步深化以用户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创造模式,针对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需求,依托持续的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升级进程,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优化数字资源配置,强化品牌数字化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基于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创新和价值创新能力。

    2022年06期 v.17 5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 数据流动交易模式分类与规模估算初探

    蔡跃洲;刘悦欣;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数据要素及其流动交易,但过于聚焦个人行为数据和数据交易所模式。为更为全面地反映数据流动交易状况,在对不同视角数据要素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按照数据涉及行为主体,从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公共数据三个方面对数据流动交易模式进行系统梳理,并综合不同来源的资料,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下数据资源和数据市场交易规模及其趋势特征进行了估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丰富的现实场景决定了数据分类的多样性,而不同类型数据的涉及主体、权属划分、信息密度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带来流动交易模式及收益分配的复杂性。(2)全球数据流动交易呈现产品化、服务化和平台化趋势特征。(3)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存在数据生成规模与数据存储规模失衡,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4)全球数据交易市场处于初期快速发展阶段,成交规模数量级大致为千亿美元,中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发育更不充分,规模仅为全球的10%左右。社会各界应充分意识到数据要素分类和数据流动交易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相关制度体系构建的艰巨性、长期性,并顺应这些特点着力健全数据分级分类、加强存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据交易开发专业机构、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2022年06期 v.17 7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 下载本期数据